防止校園霸凌 師長及家人應多關注孩子心理狀態

華岡融媒體記者/李英齊報導

 隨著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,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深遠影響,社會各界呼籲加強預防工作,並共同努力營造和諧的學習環境。三民高中教官黃翌軒認為,防止校園霸凌並非單一方面的責任,而是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使命。學校應建立完整的防範機制,教師與家長需積極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況,並提供必要的支援。

▲被霸凌者往往因受到恐懼而害怕得不敢跟任何人訴說。(此圖為示意圖)攝|李英齊

 校園霸凌的形式多樣,包括言語霸凌、肢體霸凌、關係霸凌和網路霸凌,而近年來網路霸凌的情況越來越嚴重。黃翌軒認為,網路霸凌的根源在於網路使用的無限制與缺乏監管,而學校應加強網路素養教育,讓學生了解網路言行的影響,並學會負責任的使用社群媒體。此外,應建立完善的通報與輔導機制,讓受害者能迅速獲得幫助。

 當發現同學遭受霸凌時,最重要的是不冷漠、不旁觀,而是主動提供幫助。可以先關心受害者讓他知道自己並不孤單,鼓勵他勇敢尋求幫助。如果情況嚴重,應立即向師長或學校通報,確保問題能夠及時被處理。黃翌軒提到,若是網路霸凌,則應截圖保留證據,協助調查。同時,旁觀者也可以向霸凌者表達不認同,讓他們明白這種行為是不被接受的,從而減少霸凌行為的發生。黃翌軒指出,霸凌問題不能只靠受害者自己承擔,整個校園的氛圍與旁觀者的態度也至關重要。

 黃翌軒還強調,當更多人站出來反對霸凌,霸凌者就會失去支持,受害者也能得到更多安全感與保護。學校也需加強品德教育與反霸凌宣導,讓每位學生都能成為校園安全的守護者,共同營造友善、尊重的學習環境。

 除了品德教育,建立有效的通報機制、加強法規執行及培養學生心理韌性,都是防止霸凌的重要方式。學校也大多會設立匿名間舉管道,讓受害者或旁觀者能夠放心通報,並確保通報後能迅速處理,避免霸凌事件持續發生。黃翌軒認為,心理健康教育也應納入反霸凌策略之一,透過輔導課程提升學生的情緒管理與抗壓能力,讓他們在面對霸凌能夠更勇敢應對。

▲三民高中教官黃翌軒認為應該杜絕校園霸凌,共同營造友善、尊重的學習環境。攝|李英齊